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140个“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金额为193亿美元,与2020年上半年整体下降。平均交易规模缩小,从2018年13亿美元下降到2021年5.7亿美元。与此同时,绿色能源投资同比有所下降,没有煤炭项目获得投资,物流领域的投资速度加快。
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随着疫情后经济复苏,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将略有增速。中国商务部和生态环境部在7月16日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中,鼓励企业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采用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必要时应采用国际通用环境标准。
由此,预计中国投资者将加速绿色项目投融资并采用更高的标准开展投资合作。未来,实施速度更快的小型项目(例如太阳能、风能项目)前景具有更好的投资潜力,且应尽量避免大型且长期亏损的项目投资。
尽管七国集团和欧盟旨在通过“重建更美好世界”(B3W)和“全球互联的欧洲”的公共财政战略与中国竞争,但同时也存在三方合作和融资的机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更多可持续发展机会。
一、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情况
(一)投资总趋势
中国对140个“一带一路”国家1的投资数据2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总投资金额约193亿美元,与 2020 年下半年相比下降了32%,与 2020 年上半年相比下降了 29%。与 2019 年下半年“一带一路”投资高峰期数据相比,减少了 440 亿美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带一路”投资现在正处于自 2013 年以来最缓慢的时期(图 1)。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对 “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有所回升。
图1:2013年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情况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数据来源:美国企业研究所
1.平均交易规模越来越小
与去年报告的预测一致,2021年上半年平均交易规模从2018年的约13亿美元降至2020年的9.01亿美元和2021年的5亿美元。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问题,部分“一带一路”国家政府无法为大型项目提供担保。此外,小型项目筹集资金更容易,风险也更小。
2.中国对非“一带一路”国家投资下降更明显
虽然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相对平缓,但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有所回升,环比增长51.8%。相比之下,中国在非“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额上半年持续下降(图2)。
图2:2018-2021年上半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和非“一带一路”国家的海外投资情况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数据来源:美国企业研究所
(二)国家及地区分析
中国在“一带一路”的投资在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亚洲地区占中国“一带一路”投资的最大份额(2021年上半年约为 49%),而非洲和中东国家占大约38%的份额。与 2020 年上半年相比,中国对欧洲“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下降了59%。同样,对东亚的投资下降了 59%,而对西亚和中东国家(特别是埃及)的投资则有所增加(见图 3)。
图 3:2013-2021年上半年中国在“一带一路”不同地区的投资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数据来源:美国企业研究所
2021年上半年,中国投资者对42个“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投资,资金主要投向坦桑尼亚、埃及、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而2020年,排名前列的国家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智利。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中国对孟加拉国、埃及、秘鲁、沙特阿拉伯、乌兹别克斯坦和尼日利亚的投资增加了一倍以上。越南则继续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图4)。
图 4:2020年上半年-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情况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数据来源:美国企业研究所
(三)行业分析
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涵盖了所有主要行业。重点仍然是基础设施,特别是能源和交通运输行业。这两个行业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份额从2020年上半年的72%小幅下降至2021年的66%。
2021年上半年,物流行业的投资大幅上升,而公用事业和卫生投资则下降到零。特别是卫生投资方面的占比令人惊讶,可能是由于对卫生部门的投资额低于数据库记录的门槛,或者以发展援助,而不是投资的形式展开(见图5)。
图5:不同行业的“一带一路”投资情况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数据来源:美国企业研究所
(四)能源行业投资情况
2021年上半年,无论是在投资金额还是项目数量上,能源行业都位居首位。中国对“一带一路”能源投资约为73亿美元。相比之下,2020年上半年的投资额超过97亿美元,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的投资额接近210亿美元。2021年,能源行业大部分投资集中在天然气(37%)石油(30%)和水电(22%),没有对煤炭行业(煤电和煤矿)的投资。太阳能及风能的投资为1.9亿美元,仅一笔交易,是中国能建签约的沙特光伏项目(见图6)。
图6:2013-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 "一带一路 "国家能源行业的投资情况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数据来源:美国企业研究所
从2013年到2021年6月底,巴基斯坦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能源投资金额最高的国家,其次是俄罗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从第四位升至第三位,与印度尼西亚调换了位置。自2013年以来,巴基斯坦吸引了超过47%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其中41%为水电),而俄罗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主要获得了与化石燃料相关的能源投资(见图7)。
图7:2013-2021年中国对 "一带一路 "国家能源行业投资情况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数据来源:美国企业研究所
(五)交通行业投资情况
交通运输行业相关的投资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关键。因此,中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世对公路、铁路、海运、航运及物流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投资(见图 8)。
航空方面,中国在2021 年上半年宣布了一个与航空相关的融资和投资项目:伊拉克纳西里耶国际机场。
铁路运输方面,中国投资包括连接中国与新马泰的昆明-新加坡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中国企业也在支持建设连接印尼雅加达和万隆的长度为142公里的高铁。此外,中国一直在非洲大陆参与建设多个铁路项目,例如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标准轨距铁路。尤其是2021年参与的13亿美元的341公里铁路,连接了维多利亚湖港口城市姆万扎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口。
道路交通方面,中国投资包括在巴基斯坦的公路建设(例如连接中巴,一直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的喀喇昆仑公路)。与2020 年上半年相比,2021年上半年道路基础设施融资和投资稳定在20亿美元左右(较2019年上半年的89亿美元仍有大幅下降)。
港口方面,中国是全球港口的重要投资者,例如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另外,在比雷埃夫斯(希腊)、拉穆和蒙巴薩(肯尼亚)以及吉布提都有港口投资。2021 年上半年,中财大绿金院数据库中没有其他相关的港口投资记录。
图 8:2021 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情况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数据来源:美国企业研究所
(六)投资主要参与者
2021年上半年参与投资“一带一路”项目的主要是中国国有企业。唯一非国有企业投资方是阿里巴巴集团。投资额最高的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其次是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图9:2021年上半年“一带一路”投资主要参与者(母公司)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数据来源:美国企业研究所
二、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与全球投资的趋势对比
2020年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较2019年下降了35%,仅1万亿美元,与2005年的水平持平。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下降的主要原因与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近58%相关。而发展中国家(包括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下降了8%(见图10)。在此背景下,与2019年相比,中国在2020年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下降了49.6%。东南亚国家较之2019年,在2020年获得了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4%),而欧洲(-80%)、拉丁美洲(-45%)和非洲(-16%)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十分明显。2020年,中国以212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收国。
图10:2007-2020年全球和各经济体集团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2021 年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景并不悲观。事实上,外国直接投资预计将在 2021 年“触底反弹”,并以 10-15% 的增幅“收复失地”。然而,由于许多新兴国家仍在努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预计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应大发生在发达国家而不是新兴经济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缺乏问题可能会通过扩大技术差距产生连锁反应,而政府若继续通过增加税收筹集资金,反而可能加剧债务问题。同时,外国直接投资能够带来更高的税收回报,从而改善这些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
图11:2021年及未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展望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三、“一带一路”倡议投资展望
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仍持下降趋势。由于持续的经济封锁和债务问题,预计2021年下半年的海外投资不会快速复苏。虽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后世界逐步复苏,海外融资的范围和需求都会增加,但很难达到2010年代末的水平。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中,对外直接投资预计5500亿美元(包括非“一带一路”国家),比2016-2020年期间的7400亿美元投资下降25%。同时,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预期性指标从“十三五”的8000亿美元减少到十四五的7000亿美元。
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交易数量在减少。正如我们在2021年上半年所看到的,以及综合之前所论证的,许多较小的项目即使在更困难的经济环境下也能得到融资,且既能满足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提供就业,并能更好地保护环境。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特定领域的战略投资(如港口、资源)将继续进行,交通和能源投资将集中在亚洲国家(特别是在2020年11月缔结RCEP贸易协定后)。例如,中国在今年1月宣布对缅甸曼德勒-皎漂铁路货运项目的投资进行评估,以便于云南商人通过皎漂经济特区与印度洋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为了确保中国顺利推进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去年报告中的建议依旧有效,且其中一些建议已经被采纳并应用:
图12:五步框架加速疫情后“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复苏
1. 着眼于可持续盈利项目,在非盈利项目上及时止损
投资者应该将投资的重点放在易融资、易实施的小项目上,如基础设施和能源产业的一些项目,在当地条件允许可再生能源供应的条件下,太阳能、风能等项目都较为可行。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部分高耗能传统能源项目或淘汰速度也逐步加快,这对经济和环境上都有重要意义。
2. 通过自然债务置换和自然绩效债券等方式支持债务偿还问题
债务是许多“一带一路”国家在未来发展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国可以通过债务自然交换机制等方式来帮助“一带一路”国家解决其双边及多边债务问题,为其提供财政上的支持。中国的利益相关者应通过多边框架与国际伙伴携手合作,建立债务自然交换框架,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完善监管机制,支持绿色复苏。此外,自然绩效债券(SLB)等可持续债务工具可用于筹集更多资金28。
3. 加强“一带一路”项目的国际合作,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与国际金融机构及相关发展伙伴的三方合作能够更好地获取财务资源,进行知识共享与风险分担支持“一带一路”项目。例如由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建设和运营的哈萨克斯坦的扎纳塔斯风电场,项目由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投行、全球合作基金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资助29。此外,中国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扩大国际合作来降低项目融资风险。
随着欧盟推出“全球互联的欧洲”和七国集团的“重建更美好的世界”(B3W)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竞争似乎更加激烈,尤其是在公共财政方面。然而,如果以新兴市场的项目融资和发展合作为目标,中国投资者和开发商可以加快与来自不同经济体的公共及私人金融机构的合作,特别是如果能够编制并发布一个共同的标准。
4. 在项目评估(如环境影响评估EIA)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ESMS)中增设通用的环境与社会标准
2021年7月,中国商务部(MOFCOM)同生态环境部印发《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30,鼓励中国开发商遵守国际或中国的环境标准,特别是在国内环境标准和治理不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这份指南通过官方发布总结了先前多项指南的内容,包括由“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在2020年12月发布的由中国各相关部委支持的《“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指南》基线研究报告,呼吁中国海外投资者采用独立的环境影响评估(EIA)和严格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ESMS),确保将环境危害最小化、将收益最大化。此外,要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纳入公司治理标准,要求董事会理解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准则,并披露相关环境信息。
通过应用国际标准,中国的金融机构能够更轻松地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加速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融资,并承担起实现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目标的责任。
5. 对于在社会及环境意识方面表现不佳的投资项目,推行逐步淘汰策略
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中,由于财务(例如融资或偿债困难)和运营原因(如旅行限制或供应链问题),不得不停止、搁置或取消"一带一路 "倡议中的部分投资。
为解决项目搁置造成的社会、环境及声誉方面的危害,包括保险公司、开发商、地方政府在内的有关部门应该制定详尽的计划并保证实施,在项目搁置或停止的情况下,及时补偿工人及公司的损失,同时保证项目所在地环境不受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