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21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习近平说:“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这一话题引起了不少市场参与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能源研究院会特聘研究员、中关村发展集团高级专家董晓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国际上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2000年至2018年间,中国企业和政策性银行投资或支持了共计777个海外电力项目,其中煤炭项目占这些项目发电容量的40%,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非洲。

据董晓宇介绍,我国企业境外煤电项目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需求拉动,上述这些地区电力供应紧缺,通过上火电项目是见效最快的方式,但本国的技术、工程力量不足,国内煤电企业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二是煤电项目投资大,回收周期长,上述国家资金实力不足以支撑这些投资,中国提供的一些政府援助性项目中,所在国将煤电项目列入其中。

需注意的是,在梳理A股上市公司公开数据时,2016年以来截至2021年,A股市场火力发电板块(按申万行业分类,下同)27家上市公司,港澳台及境外业务收入中报合计分别为39.89亿元、48.93亿元、54.03亿元、57.93亿元、77.28亿元、98.77亿元,连续六年实现同比增长。

那么,对于煤电企业来说,如何在不增加海外煤电项目的同时,保住自己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

董晓宇表示,国内煤电企业正在积极进行海外煤电项目的转型,这是适应全球气候治理要求所作出的负责任应对。

“按照绿色低碳的总要求,扩大可再生能源项目,降低煤电项目比重。比如华能集团就在新加坡自主开发建设了全资大型洁净煤电厂,这是我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的首座全资洁净煤电厂,利用先进的煤炭清洁、利用、集成技术,将对海外煤电项目起到重要示范作用。”董晓宇说。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补充表示,煤电企业为落实气候协议与减排目标,但同时为保住海外市场将会采取业务转型策略,大力发力绿色能源业务,并将之向海外市场扩展,同时收缩境外煤电业务,而转向绿色能源业务。此举无论是从新能源发电市场还是技术进步、投资布局等方面,都将对国内新能源发电产业形成利好。

据统计,A股市场新能源发电板块上市公司,2021年上半年港澳台及境外业务收入总和也实现了不小的增长。

以光伏发电板块为例,13家上市公司2021年上半年合计实现港澳台及境外业务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115%。

对此,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境外合作的电力能源项目,正在向节能环保的绿色低碳项目发展,之前的排放高、污染重的项目越来越少,一些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投资项目正在逐步增多。

“我国开展境外的能源合作项目在“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居多,我们之间的合作看中的是长期战略、合作共赢、系统性的发展,无论是港口铁路、油气管道,还是新能源绿色电力等新基建领域的合作,都会极大的促进这些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新冠疫情影响过后的新型基础设施和绿色投资项目也将逐步驶入快车道。”祁海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