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只有那些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提高生产力水平、利用比较优势、技术共享和转让、促进工业化和产业竞争力,尤其是出口商品和服务、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发展技能,并最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国家,才能真正长期受益。而历史和现实证明,那些怠于采取战略举措来对接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情况恰恰相反。在非洲,特别是在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日益增长的外国直接投资并没有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可观的变化。

2018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宣布,中国将在2018年至2021年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资金支持。鉴于此,非洲国家出台战略举措利用外资,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正当其时。本文为中非经济关系发声,特别提出了非洲国家如何如《2063年议程》所展望,基于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中国在非投资,建立非洲繁荣大陆。

非洲发展面临的挑战

非洲摆脱殖民统治后,经济发展曲折坎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持非洲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大多数非洲国家走过了崎岖不平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尽管在一些发展指标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关于非洲的报告就指出,非洲在教育、卫生和其它社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今天的非洲大陆仍然面临严峻的发展挑战。

世界银行《贫困与共同繁荣:破解贫困之谜(2018)》报告显示,非洲的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2.78亿增加到2015年的4.13亿,尽管在同一时期,有十亿多人摆脱了极端贫困,但撒哈拉以南非洲仍占据了全球贫困人口的绝大部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最近发布一份题为《非洲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年回顾(2019)》的报告指出,非洲仅仅有可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其它16个目标,包括消除贫困、饥饿,增加体面工作和促进经济增长,坚持性别平等,使用廉价和清洁能源,保持健康与福祉,以及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等目标,可能都无法如期实现。

非洲开发银行《2019非洲经济展望》指出,非洲总体经济形势持续改善,国内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2.1%增长至2018年预计的3.5%,有望于2019年达到4%、2020年达到4.1%。但是,该报告也遗憾地指出,非洲经济受困于去工业化影响,整个非洲大陆的经济增长仍然不足以应对财政赤字、债务脆弱、长期失业以及无法创造优质工作机会的结构性挑战。目前,非洲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仅为2.6%。尽管增加对非投资可能会带来一些转机,但重要的是采用从战略上利用外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

中国对非投资增长和非洲大陆复兴前景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9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法国和荷兰仍然是非洲第一和第二大投资国,但中国却是仅次于荷兰的对非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2013年至2017年,中国投资增长50%以上,略低于荷兰。

该事实基于以下背景:贸发会议报告指出,由于撤资,过去四年来美国和英国对非直接投资总额有所减少。据预测,到2019年,对非外国直接投资预计将达到52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来自中国。这就迫切需要对外国直接投资采取更加主动和变革的方式。

非洲国家如何让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效益最大化?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看看中国的成功案例。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启动市场经济改革时,外国直接投资是用来启动和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抓手之一。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之一。为了确保外国直接投资正确进入各行各业,并真正惠及人民,中国制定了富有活力的外国直接投资相关法律政策。1978年改革开始时,十分之九的中国人生活在赤贫线以下,如今,中国已使8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到2015年,中国已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所有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近10%,占全球增长的30%左右,因此才有能力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非洲拥有63条河流流域约占非洲陆地面积的64%。尽管它拥有全球约12%的水力发电潜力,但目前水力发电量仅占生产全球的3%。非洲大陆渔业的总值估计为240亿美元;非洲拥有世界第二大热带森林;非洲大陆拥有约占全球30%的矿产资源,矿产出口约占非洲总出口的70%、占GDP的28%;非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8%和7%,这些都需要高科技和现代化制造业来扭转目前仅靠出口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趋势。非洲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从1970年的3%降至2013年的不足2%。

利用好外国直接投资,需要推进工业化、提升自然资源出口增值、丰富产品种类。首先,战略投资政策和策略必不可少,这方面可以向中国学习。中国一直在调整其外国投资法律和战略以适应形势变化。例如,中国政府于2019年3月15日通过了新的《外国投资法》(2019年),并将于2020年1月1日生效,该法律将取代之前的投资法(《外商独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此外,中国还有一部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中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这个目录由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定期修订和发布,以契合国家经济战略重点、增长优先、技术进步和标准变化的要求。2019年版《中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于2019年7月30日生效,取代了2017年版。

因此,大多数非洲国家都改善了利用外资的监管框架,以使其更加开放、更具吸引力。但仅凭这一点不足以将中国的直接投资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尚需采取更多措施吸引投资,并制定补充法律和政策,以确保实现现代化、技术转让、提高制造业生产水平、产业链发展、激励出口、创造体面就业目标、技能培训,以及赋予当地公民权力,维护双赢伙伴关系。

作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一种手段,经济特区一直很受欢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9世界投资报告》指出,非洲有237个经济特区,并在摩洛哥、毛里求斯和埃塞俄比亚获得成功。但是,通过发展战略性制造业,并允许跨农业、农业加工、矿物加工和服务业等其他部门的产业链发展,可以更好地利用中国在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上的投资,来促进国家发展。

随着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增加,非洲国家一向缺少的是如何利用这些投资的战略举措、政策和法律框架。非洲需要学习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做法,制定出适应非洲大陆实际情况的方案与计划。如果缺少战略举措、法律法规指导和坚定执行,非洲的发展将止步不前,《2063年议程》提出的创造“我们想要的非洲”愿景可能仍然只是一个梦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