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曾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共建“一带一路”的项目中人才也是最重要的资源,中国企业应勇于承担走向海外的历史责任,大力构建国际化人才培训体系,为企业培养懂技术、精商务、通外语、善管理的国际化人才,进而为把中国企业建成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人才保障。

培育国际化人才的意义

一、帮助人才更具适应性

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项目的人才,需要了解当地的意识形态、语言文化、宗教民俗,对待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

二、推进企业国际化

国际化人才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满足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需求;同时,便于中国企业与当地企业深化交流与合作,共商共建共享,进而扩大中国企业的知名度,使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

三、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国际化人才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包括商务谈判、技术沟通、语言能力、保密意识、组织协调、应急处置、驾驶技能等综合素质,熟悉当地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财务体系等内容,保证项目履约的合规性和时效性,按时、按质、按量地推进工作。

构建培训体系坚持的原则

一、战略性

始终要将国际化人才培训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确保培训始终为企业战略发展服务,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服务。不断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拓宽培训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培训工作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并且要精心组织,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渠道,拓展培训内容。

二、前瞻性

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以国际视野、合作交流为依托,以提升能力为重点,在各层次人才培养上积极探索和实践。针对企业即将开展的新业务领域对新技能和新专业的要求,企业提前安排相应外语培训、投融资业务培训,充分体现培训工作的前瞻性。

三、实用性

在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效果方面,企业加强培训的模块化和系统化建设,并根据每次的培训对象和培训要求对培训模块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培训紧贴实际需求。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及海外业务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培训的内容和重点,全力提升培训对战略实施的支撑。同时,每次培训结束,组织学员对培训整体安排、课程设置、师资等进行评价,以便对不符合发展需要的部分进行及时更新和调整。

四、层次性

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和不同年龄的员工,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对于青年员工以提升国际化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为重点;对于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各级管理岗位年轻骨干,以提升国际化管理能力为重点;对于高端员工,以开发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为重点。

构建培训体系的具体建议

一、夯实基础,提升专业技能,帮助青年员工确立职业发展规划

对于刚毕业不久的青年员工,以夯实专业基础和提升专业技能为主。应届毕业生从入职开始,经过基本的入职教育后被派赴境外项目生产一线,由驻外机构指定专人指导见习期学习,并定期检查培训效果。

经过项目见习期考察和培养,根据员工个人潜质、喜好、性格特点、业务专长等因素,由所在单位帮助其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确立包括市场营销、商务合约、设计管理等发展通道。待青年员工积累2-3年工作经验后,针对大部分青年员工专业技术工作单一、商务管理理论不全面等情况,选拔优秀员工分批参加国际项目商务管理培训,帮助其厘清思路、提高理论水平,强化商务思维,加快青年员工成长。加强内训师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内训师人才队伍,为海外业务培训提供师资力量。

二、商务引领,提升管理能力,全力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对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开始步入各级管理岗位的生产经营人员,企业重点培养其综合管理能力。

一是企业分批选派驻外机构的中层管理人员参加国内外名牌大学经理发展课程。培训的目的是让学员全面了解工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职能,促使专业技术人员顺利完成从普通员工向经理人转变,进一步激发参训者潜能,提升其管理意识、管理技巧和能力,打造职业经理人所必备的职业素养。

二是选派员工参加国际技能学习,为学员提供学习国际先进方法和技术,切实提高学员对国际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能力,促进他们在观念、知识、能力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三是择优选派员工参加相关领域国际资质认证系统培训,通过培训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国际的先进理念并获得该专业协会的认证,成为正式会员,提升国际认知度,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也借此提升企业在国际工程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高端培养,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打造国际化视野的跨国经营人才

结合企业海外业务的飞速发展及驻外机构区域化管理的推进,对区域企业等重点驻外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驻外机构领导人以项目技术人员出身为主,在企业管理和战略思维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企业人力资源部应全力拓展高端人才的培养渠道,在培育方式上大胆革新,深入探索和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和能力素质模型。企业加强与国内高校或者相关知名的讲堂合作,组织重点驻外相关负责人参加管理培训课程,包括战略思维、决策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等内容,开拓管理人员的视野,使他们了解最前沿的管理理念,紧跟国际政治经济宏观形势,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另外,依托境外机构和项目部,创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流动基地。比如,有的中国企业在非洲等建立了人才培训基地,集中进行投资业务、法律合规培训,有效利用资源,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

四、校企合作,开展学历继续教育,搭建持续深造平台

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开展博士、硕士的学位继续教育。此类培训对建立适合企业需要的继续教育运作模式,提高人才队伍教育层次,实现员工对学历继续教育的精神诉求,做出了有益尝试。积极与国内外院校开展合作,拓展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将人才国际化与属地化管理相结合,打造成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国际视野,合作交流,为企业培育优秀人才

企业不断加强内部单位进行广泛人才合作交流和联合培养,每年角色互换、挂职锻炼、内部轮岗,促进人才流动,全面提升海外人才的能力,为未来设计管理储备人才。积极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与知名咨询企业接洽,计划定期选拔优秀青年员工前往交流学习,为优秀业务骨干搭建起一座通往更高国际舞台的桥梁。企业将以此方式探索出一条依托交流学习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同时,企业在通过现有培训体系帮助员工获得国际化的视野的同时,践行“人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的理念,每位员工都应获得发展机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为每位员工建立培训档案,除了基本培训信息,档案还收录参训员工的课外活动、语言技能、去过的国家、兴趣爱好等,通过这种方式为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提供参考,以便密切关注各地区人员动向,为挖掘潜力员工创造条件。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要致力于做到既符合企业长期战略发展趋势,又满足个人成长需要;既注重不断挖掘激发员工潜能,又保障激励措施及时到位;既造就领军人物,又加强梯队建设,使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