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角度,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新、质、绿”,即创新生产力、高质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
回顾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期,时间段为1978年以前,以援外项目为主,主要依托政治驱动。第二阶段为培育期,时间段为1978—2006年,以现汇项目竞标为主,主要依托要素驱动。第三阶段为发展期,时间段为2007—2017年,以中国融资项目为主,主要依托资金驱动。第四阶段为转型期,时间段为2017—2023年,这一阶段不限于固定的项目模式,没有主要驱动力,各企业、金融机构都在转型升级的摸索阶段。2023年,在全球外贸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综合外贸指数有所下跌的背景下,我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这“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超过1.06万亿,同比增长近30%,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新三样”之所以能够快速走红,是依托强大的创新能力,通过颠覆式技术,创造出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产品,让我们看到了行业的发展即将进入第五阶段,即创新期。这一阶段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也就是培育新质生产力。
未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位国际工程从业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虽然当前全球政治形势变幻莫测、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债务总额居高不下、“小院高墙”有增无减、安全形势局部恶化,但是我们同样看到,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整体方向没有改变,加强合作应对危机全体共识没有改变,加大投资拉动经济的刚性需求没有改变,加快转型优化结构的发展决心没有改变。2023年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收入分别创下历史第二和第四高位,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正在发生积极向好的变化,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因此培育和发展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既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内在需要,更是对外工程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更要把握新趋势、培育新动能、实现新发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四大问题
对于培育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新质生产力,目前还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第一,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节奏不匹配。当前,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而产业发展相比与科技创新则显得效率不足。一方面科技创新的门槛日益提高,不仅需要投入巨大的研究经费,还要面对各项复杂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产学研用一体化仍然存在堵点卡点,产业发展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进程,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效能的发挥。
第二,对外承包行业数字化水平不同步。总体来看,对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面临的全球竞争态势日益激烈,我国传统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目前正处于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之中。一方面过去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科技应用不足,转型基础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受限于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市场布局的限制,行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且缓慢的过程,且面临多重外部约束,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尚需更多的时间。
第三,经济效率和国家安全存在不兼容。从目前国际环境来看,以美西方为首的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与我国形成了明显的竞争态势,对外承包行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突破重重障碍。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通过技术封锁、恶意打压等手段,阻碍我国科技创新和研发的进度;另一方面科技合作虽然能够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率,但是目前部分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进一步压减合作空间,从而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第四,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不满足。在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最为核心的资源,未来国际化的竞争,归根到底会演变成人才的竞争。一方面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高端人才仍然存在短缺,受限于高端人才的培养周期和培养机制,短期内高端人才难以快速补足;另一方面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如何能够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形成持续稳定的人才梯队,也是面临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五点思路
结合中国能建的实践做法,下文就如何培育和发展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提五点思路和建议。
一是,以创新驱动为基本前提。中国能建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重点围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布局创新资源,打造创新体系,设立“五大研究院”“四大联盟”、氢能公司、储能公司等。要持续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截至目前,已成功攻克超超临界二次再发热、碳捕捉封存利用、特高压直流输电、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等核心技术,掌握了风光热绿色发电、氢制储运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行业领先技术。要提高产学研用一体化水平,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二是,以绿色低碳为主要路径。中国能建在规划设计、产业投资、工程建设、工业制造、项目运营等环节有一体化优势。要多端发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运用,提高整体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要发挥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系统提升绿色建造、绿色制造、绿色运营的整体水平,让绿色发展的底色更亮、绿色更足。要以能源+建筑、+交通、+工业、+算力的方式,以绿点为媒介,带动各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
三是,以延链固链为核心内容。中国能建深入推动管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据价值化,通过“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固链”,持续提升产业链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以能源电力为例,要围绕新能源派生出的新产业类型,加快绿色氢氨醇、新型储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要加快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上网、上云、上链、强化数据要素开放、一体化管理,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数据变成资源,提升海外市场整体配套服务水平,推动中国技术标准国际化,继续巩固我国在全球清洁能源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四是,以人才储备为重要抓手。承包商会在行业政策指导、人才培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平台,能为行业发展和高端人才培养提供系统全面的一站式服务。要进一步发挥商会的作用,用好商会的资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支撑。要进一步优化激励约束机制。中国能建树立“以能力论英雄”选才观,近期对所有海外分支机构进行了提级改革,全球范围内招聘符合要求的海外分支机构负责人,在薪酬、福利、级别等方面进一步向关键岗位倾斜,通过优化激励机制实现“引才”“聚才”“用才”,持续优化公司人才结构,提升人才厚度。
五是,以合规经营为第一要务。中国能建提出“走出去、走进入、融进去,最终实现高度一体化”的三步走战略,实现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合规经营,企业在海外不仅要遵守社会责任、环境责任,还要遵守竞争规则、金融规则、贸易规则和文化规则,因此持续提升合规经营能力,既是应对美西方国家制裁打压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树牢“合规经营”的理念,主动研究东道国法律体系、国际通行规则、国别发展规律,做好企业合规经营的顶层设计,加快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要持续完善公司合规体系,将合规要求内嵌到企业治理和业务拓展的全过程全领域,实现“形式合规”向“实质合规”的转变。